查看原文
其他

亲读会案例 | 《铁丝网上的小花》阅读指导微课

徐飞飞 点灯人教育 2024-01-09


徐飞飞

亲读会五年级整本书课程导师,儿童阅读推广人

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阅读专家组核心成员

致力于打造有趣、有料的整本书阅读课程

 

以战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,大多过于沉重,《铁丝网上的小花》或许会改变你的看法。因为它不仅讲述了一个有关战争和大屠杀的故事,它还让我们知道,纯真、善良、爱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美德。


让我们一起跟随徐飞飞老师,走进这个故事。



亲爱的同学们、老师们,大家好,欢迎来到亲读会!


我是飞飞老师,今天,我们要聊的书是《铁丝网上的小花》。




一、激趣导入


孩子们,提到战争,你会想到哪些词呢?


死亡、废墟、暴行、愤怒......


是的,战争是残酷的、冰冷的,这些词都隐藏在了这本《铁丝网上的小花》中。书中还有一些战争背景下的符号,飞飞老师先跟同学们说一说,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。



第一个是二战时期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标志,它在开头第一页就有出现。


纳粹主义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、优胜劣汰的丛林,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,实行对外侵略扩张,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。

 

第二个是布兰奇偷偷跟随卡车找到野外开阔地时,在电网里看到的一群呆呆站着的孩子们,他们都穿着条纹衫,并且左胸上有黄色的六角星。

这是因为纳粹主义认为犹太民族是劣等的,应该被清洗和灭绝,所以就发动了令人发指的犹太人大屠杀。纳粹为了标记犹太人,从1941年9月6日开始,在所有德国占领区内6岁以上的犹太人必须佩戴黄色六角星,并送去这个有电网的叫集中营的地方。在集中营中,统一发放的服装就是这种条纹衫。

 

最后,代表战争结束的是另一支部队入驻了布兰奇所在的城市和街道。我们看到这一支部队服装与德国士兵不同,而且坦克上还有显著的红色五角星,这代表着苏联红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,德国士兵撤退或投降。

 

好了,同学们,现在就跟随着飞飞老师,一起来读读这本图画书。在读的过程中,我也会教给大家一些阅读绘本的小方法、关注点,细心的孩子就会发现哟!


二、整本书阅读:《铁丝网上的小花》


拿起这本书,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封面,一个小女孩透过窗子看外面,窗里是受伤的、疲倦的士兵,让我们猜想,这可能是以孩子的视角来看战争,到底对不对呢?一起阅读吧!


第一页中,最鲜艳的是纳粹旗和小女孩罗斯·布兰奇头上的蝴蝶结,它们都分别代表了什么呢?我们在这留下这个小问题,大家不要着急回答。整本书看完后,再来说说你的想法。



冬天来临了......


我们看看人们的装束,还属于秋天,比较暖和,这个冬天既是自然界中的冬天,也暗示着冰冷的战争即将来临。





同学们,这里第一次出现天空,但绘者没有直接地表现,而是画在河水的倒影里,颜色微蓝。在倒影里,同时出现的还有铁丝网,这代表什么呢?接着看——





同学们,街上人很多,但刚才那一幕,却没有人关心。街道地面上出现了残雪,时间在推移,寒冷的冬天,已经来了。



紧跟着布兰奇的脚步,我们来看这一页,我们将图和文结合起来阅读。


你看,文字中写道:

“我走了很长时间,走过了镇子的边缘,进入我从未到过的空旷的野外。天上的云是灰色的,每样东西都是冷冰冰的。我不时地还会跑起来。我随着车轮的痕迹进入树林,发现了一片开阔地。”



图中有地上的雪、栅栏、铁丝网、禁止通行的指示牌、栏杆,还有枯枝及士兵的背影。所有的图文都指向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地方。



孩子们,我不知道你的感受,但是,飞飞老师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,刺痛了我的是——高高的、带刺的电网,无助的孩子,空洞、呆滞的眼神,那绝望的目光和表情,你是否之前在谁的脸上看到过?


对了,就是那个在街上逃跑又被抓到的小男孩,不,可比那个男孩更绝望、无助。



你再看这些孩子的衣着,条纹衫、胸前有黄色的六角星,这代表了什么呢?是啊,这是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,一个吃人的地方,一个令人绝望的地方。



再看这一页,雪真大啊!透过书页都让我们感到彻骨的寒冷。



同学们,发现了吗?画面中的布兰奇少了些什么了?这暗示着什么呢?对了,她头上的红色蝴蝶结没有了。


你还记得,最开始第一页图画中最鲜艳的纳粹旗和小姑娘的蝴蝶结吗?现在,蝴蝶结没有了,又意味着什么呢?



布兰奇去哪了?她的妈妈着急地寻找她。翻开下一页,我们看到了布兰奇。


“大雾掩住了去路,为了不弄脏自己的鞋子,罗斯·布兰奇在一个个泥坑之间跳来跳去。在树林的中间,那片开阔地的样子变了。那儿空荡荡。罗斯·布兰奇把装满食物的书包丢在地下。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。”


她把手放到左边,心脏的位置,仿佛在哀悼铁丝网里的孩子。她的周围,有推倒的栅栏,有废墟、枯枝,满目疮痍。


“树木之间有人影在移动。很难看清他们。士兵们到处看到的都是敌人。有人开了一枪。”



布兰奇怎么了?之后的画面,再也没有出现这个头带蝴蝶结的小女孩了。



战争结束了,苏联军队的坦克、大炮来到街道上。孩子们,仔细看看这些苏联士兵的表情,他们的脸上并没有胜利的喜悦。



你看,墙上还残留着纳粹宣战的标语“胜利属于我们”,让人不禁想问:胜利到底属于谁?什么才是真正的胜利?在战争中,会有人是真正的赢家吗?



蓝天下,推倒的栅栏旁,断开的铁丝网下,盛开了花朵,自由和希望来了!孩子们,你们听——春天在歌唱。


三、读后交流


看完了整本书,孩子们,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封面。



你是否理解了布兰奇看向窗外的眼神,一个孩子用她纯真的视角对战争的理解和感受,没有鲜血和暴力,没有眼泪和煽情,这才是真正会讲故事的人。

孩子们,飞飞老师在阅读《铁丝网上的小花》之后,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受,在这里和你们一起分享——


飞飞老师最大的感受是很悲凉,同时呢,我又感觉很温暖,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?

 

1.颜色中的温度

 

首先,翻开这本书,映入我们视野里的是大片的土黄色,之后我们也会发现,除了最后一面,其他都是这种色调,让人有种沉重,被束缚、压抑的感觉。也许,这就是绘者对战争的记忆。


由昏黄的秋——灰褐的深秋——清冷的初冬——阴暗的寒冬——明艳的春天,绘者巧妙地运用颜色的逐渐变化来表达自然时间的推进,再来表现出战争的开始到结束。





你看,一开始的土黄色,让人内心有种沉重和压抑的感觉,后面,暗灰色的天空,清冷的白雪,让我们透过书页,都打了一个寒战,最后的春暖花开,满眼的绿色,蓝蓝的天空,才让我们心情豁然放松下来,苦难后的温暖和希望,就是在这颜色的转换之间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
 

2.暗示与小道具

 

其次,飞飞老师还接收到了作者给读者的暗示。



看这一页(第4页),同学们,刚才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,飞飞老师特意提过这里第一次出现天空,你觉得这暗示着什么呢?


飞飞老师觉得,如果天空代表自由,那么铁丝网里的天空则代表自由被囚禁。看来,“天空”是作者给我们留的暗号,让我们一起来找找。



第6页的文字中写道:“天空是灰色的”,由微蓝变成了灰色,就像此刻街上小男孩的内心。图和文结合起来,这个暗号我们对上了。



再找,这是罗斯·布兰奇发现集中营的那一页,第三次出现了天空,孩子们,你们看,屋顶上露出的小边是什么颜色?你又有什么感受?



当天空第四次出现时(第15页),战争形势急转。看,天空的颜色变成了深灰色,暗示着战争即将进入尾声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黎明前的黑暗”。



最后一页,我们第五次看到了天空,蓝蓝的,清澈的,暗示着新的生活开始了,自由和希望来临了。

 

其实,作者不光用天空做暗示,还有一些小道具也是作者给读者们做的暗示。你看,布兰奇在前面的故事中一直佩戴着鲜艳的红色蝴蝶结,但是,当她最后一次去集中营给犹太孩子们送食物时,她的头上没有了红色蝴蝶结,这也是一种暗示。

红色蝴蝶结代表着鲜活的生命,纯真和浪漫,蝴蝶结的消失也暗示着布兰奇要遭遇不测。



你看,图画中的每一处小细节都别具深意,同学们,你们还发现什么了呢?


另外,我在阅读时用了一些小方法,你发现了吗?

1.颜色中的温度

2.找出小道具中的暗示


我还用这样的小工具梳理了书中的细节,你看,是不是很清晰?



同学们,用这样的方法阅读图画书,你会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,发现更多的奥秘,你还可以借助图文与绘者对话,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。


当然,刚才飞飞老师讲的是我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,同学们,你呢?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?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找到战争的关键词?


其实,作者的笔下不仅仅有冰冷的战争,更有爱、温暖和希望,别忘了用上这些阅读小方法去体会。


3.主题总结


孩子们,我们未必能遭遇战争,但我们生命中不乏有痛苦、悲伤,当我们遇到这些困难时,我们会不会想到那个带着红色蝴蝶结的小女孩呢?我们可不可以用一种明亮的态度去面对?当我们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时,我们可不可以把这种明亮的态度传递给他们呢?


这就是图画书的力量。


四、课后作业


最后,飞飞老师留两个小作业,如果你感兴趣,可以两个都完成,如果你感到压力大,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也可以。


作业1:再找找有暗示的小道具,用图表或梯形图等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。


书中还有很多连续呼应的小细节,像飞飞老师发现的天空、蝴蝶结,你还可以找到哪些小细节呢?比如,街上的雪、士兵们的情绪、衣着等等。


找出其中一个,用飞飞老师推荐的梯形图,或是表格来清晰地表达出来,就像这样——



作业2:与同类作品(如整本书《数星星》)做对比阅读,找出两部作品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。


像《铁丝网上的小花》这样用孩子的视角描写二战纳粹暴行的书还有很多,飞飞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本《数星星》。



孩子们,你们都看完后,可以做对比阅读,用相交的圆圈或表格方式,找出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,就像这样——



好的,同学们,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了,我们下期再见!


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

聆听徐飞飞老师完整讲述



延伸阅读

整本书阅读交流: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


整本书阅读交流:《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》


夸张•诗意•哲理 ——《安徒生童话》交流指导


《雪人》整本书阅读交流与教学建议


 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